導讀:
2015年的最后一天,在母上大人的威懾之下,小編穿上紅襪子、紅內內、紅秋衣、紅秋褲、紅腰帶在里面打底,外面穿著紅鞋子、紅褲子、紅棉襖、紅圍巾,還戴了頂紅色的帽子。一身锃亮锃亮的,就像咱家的乳化機器經過工人師傅的精心拋光和打磨的乳化鍋壁上的亮度一樣,對著鏡子一看,還有點像微博里的小鮮肉。
古話說:“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所以,本命年要穿紅!而且,小編后來發現有10個知名化妝品企業和品牌也是“屬猴的”,不妨一起來分析一下它們今年的運勢如何,看看誰該“穿紅”了。(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 1、納愛斯——1968年出生
起源于文革年代的納愛斯集團,今年迎來了自己的第四個本命年。在1993年從原國營單位股份制改造之后的十幾年里,納愛斯的年銷售一直高居中國本土日化企業榜首。納愛斯在2009年就實現了過100億元的銷售額,2014年,納愛斯集團給麗水市上稅10.17億元,一年的稅款就比中國絕大多數化妝品企業的年營業額還高。
歐睿國際的《中國家用護理類企業10強榜》顯示,2014年納愛斯在中國家用護理市場占據了12.8%的市場份額,稍次于立白集團的15.3%。據@麗水在線日前透露,納愛斯集團在2015年保持了雙位數的增長率。“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間,納愛斯各項經濟指標年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納愛斯的這個本命年準備穿紅褲衩嗎?
1月31日,納愛斯集團舉行2015年度股東大會。據《麗水日報》報道,納愛斯集團總裁莊啟傳表示,今年是“十三五”開局年,納愛斯將發展目標鎖定為“市場翻盤,銷售翻倍”,再造一個納愛斯。
由此可見,納愛斯穿的這條紅褲衩簡直是鑲嵌了48顆鉆石的黃金紅褲衩。銷售額翻倍,相當于“用一年跨越過去47年發展業績”。
☆2、高夫——1992年出生
中國的第一個男士護膚品牌高夫,也在今年再度來到了本命年。高夫是上海家化集團的主力品牌之一,創立于1992年。資料顯示,高夫以古龍水起家,經過11年的發展之后,在第一個本命年之前,也就是2003年,進行了重新包裝定位,順利整合所有產品,成功轉型為走專柜的男士品牌。
二十多年來,高夫品牌共打造了17個系列、逾100個單品,產品跨越面部護膚、面部清潔、香水和身體護理四大領域。目前,高夫品牌正發力專營店渠道,希望走到更多的中國消費者身邊。
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2014年高夫在中國市場的零售額達到或接近5億元,同碧歐泉男士處在同一陣營,同時也是中國本土最大的男士品牌,僅次于巴黎歐萊雅、妮維雅和曼秀雷敦三巨頭。
2015年8月,在“心美·上海家化2015秋季新品發布會”上,高夫品牌推出了第四代保濕產品——恒時水潤保濕霜。保濕產品是高夫的明星產品,自1998年推出第一代產品以來,高夫已經對保濕產品進行了四次迭代升級。高夫品牌部品牌高級經理吳雯潔自信地表示,這款新品應該是迄今為止最好用的中國男士保濕產品之一。
數據顯示,高夫也是中國本土市場增速最快的男士品牌。上海家化董事長謝文堅強調,上海家化將通過供應鏈優化、新品開發等方面,進一步打造高效、協作的組織和市場反應機制。2016年本命年,在上海家化朝“消費者喜愛的企業”進發的時期,在中國乃至亞洲市場男士品類升溫的時期,高夫的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 3、資生堂——1872年出生
日本最大的化妝品企業資生堂也是世界化妝品界的老資歷,殊不知,今年144歲的資生堂也是“屬猴”的。
資生堂從一家西式小藥店起家,長期以來都是亞洲最大的化妝品企業。
在本命年尚未到來之際,資生堂前兩年就有些“命犯太歲”。從2014年前后,資生堂在日本國內和中國市場都表現不佳,內憂外患的資生堂甚至首次從外部引入首席執行官魚谷雅彥。
而到2015年,中國市場二度換帥,并著手人事大調整,更是使這家企業在中國被推到了聚光燈之下,市場上的猜測與質疑不絕于耳。
去年8月開始,資生堂對旗下大眾化妝品部門的銷售人員進行調整,原先按照品牌劃分的銷售隊伍重新按照區域和渠道劃分,以功能和區域為導向進行管理,將中國分為東、西、中南、北4個大區,每個大區分別由一位銷售總監領導。
不過,這也說明,資生堂在被其視為“重點市場”的中國現在更加以銷售為導向,更加務實。
去年11月,資生堂在上海舉行了品牌革新發布會,藤原憲太郎作為中國區負責人首次公開亮相,發布了資生堂的一系列變革,包括品牌LOGO變化、終端形象革新、BA改革等。由此可見,資生堂正變得越來越靈活、越來越有活力。
在2015財年前三季度(2015年4月1日~12月31日),資生堂的銷售收入達到了約435億元人民幣,增長率為12.6%。其中,中國市場雖然整體比較平淡,但受益于中國消費者在日本的爆買行為,日本本土市場增幅較大。不管在哪里買都是買,可見中國消費者對于資生堂還是十分追捧的。而在2016年,隨著這些調整和革新的逐步完成,保持這股勢頭的資生堂大有看頭。
☆ 4、SK-II——1980年出生
SK-II作為一個在中國消費者群體中十分知名的高端品牌,今年也已經36歲了。它誕生于日本,因活性成分Pitera而成就其獨特識別。
在第一個本命年前夕,也就是1991年,SK-II發生了一件影響其命運的大事——被寶潔收購。寶潔讓SK-II走向了更廣闊的國際舞臺。在寶潔公司上一財年的財報中,SK-II在“十億美元俱樂部品牌”中赫然在列。換言之,SK-II一年的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
在第二個本命年過去之后的1年多,SK-II在中國市場遭遇了巨大的坎。2005年因虛假宣傳被工商部門罰款20萬元,方掩沒這一事件的SK-II又在2006年9月被相關部門查處含有禁用物質,一時間讓SK-II差點透不過氣來。
憑借事后對于自身清白的證明和強大的公關能力,SK-II挺過了那道坎。現在的SK-II似乎變得越來越靈活,也越來越年輕化了。
作為高端護膚品牌,SK-II之前一直以高檔商場專柜銷售為主。但隨著近年來電商市場的蓬勃發展,SK-II較早就開始布局電商業務,在2012年就入駐天貓,開始涉足電商平臺銷售,2014年9月,又授權登陸唯品會。
去年12月23日,SK-II攜全系產品入駐京東,采取京東自營模式運營,預示著2016年SK-II電子商務大戰的全面打響。這個本命年它會不會過得順呢?小編倒覺得關鍵線索還得看線上。
☆ 5、倩碧——1968年出生
倩碧隸屬于雅詩蘭黛集團旗下,其名稱Clinique在德文中是診所的意思。1968年,雅詩蘭黛夫婦在德國游玩時從一個診所老板手中收購來這一品牌名,迄今已有48載。
創始后的幾十年中,倩碧在彩妝、保濕、防曬等領域都打出了響當當的名氣。而2012年,英國《每日郵報》稱倩碧、封面女郎等品牌含有多種有毒金屬,存在潛在的危害。不過雅詩蘭黛集團稱其產品符合安全規定,且涉事系列未在中國上市。從而,倩碧并沒有受到像SK-II鉻超標事件那么大的沖擊。
而倩碧也是中國市場上較早涉足天貓渠道的外資高端品牌。雅詩蘭黛2015財年出現了負增長,但是其線上渠道的增長率是雙位數的,財報中著重講了倩碧等品牌對這一增長的貢獻。
倩碧最為人熟知的三步曲早已被中國消費者視為倩碧品牌的背書。而隨著一些有趣的新品的推出,倩碧也越來越受新消費者的喜愛。這幾年,倩碧的發展是十分平穩的,而倩碧的市場定位是擁有眾多競爭對手的。實際上,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第二季度,倩碧甚至在集團最大的市場——北美市場出現了下滑。
自家后院都失火了,本命年在中國市場會不會順呢?建議還是穿條紅秋褲的好。
☆ 6、雅蘭國際——1992年出生
作為活泉品牌的母公司,雅蘭國際是在24年前誕生的。在起初創業的時候,雅蘭國際創始人何毅彬也經歷過較大的起伏,在第四年以虧本告終。后來何毅彬從貿易轉向實業,相繼創立碧斯、西黛等專業線品牌,使雅蘭國際逐步走向壯大。
在第一個本命年之前,雅蘭國際也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那就是活泉品牌的創立。2003年誕生的活泉品牌給雅蘭國際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經過12年的發展,在品觀傳媒發布的《2015中國化妝品品牌50強》榜單中,活泉排在第28。
近兩年,活泉在娛樂營銷上大放異彩,冠名《音樂先鋒榜》、舉辦校花男神大賽、簽約《奔跑吧兄弟》、參加《中國夢想秀》……活泉大力度的廣告營銷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知名度。
在本命年,活泉CEO馬曉寧表示,活泉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推出訂制化,根據代理商和零售商的反饋來“私人訂制”,追求個性化。活泉將在智能終端和補水小棧等方面進行零售升級,并推動數字媒體、事件營銷與活動相結合的廣告策略。
除了活泉品牌,雅蘭國際旗下還有多家工廠。但小編認為,光從活泉品牌來看,2016年雅蘭國際的表現肯定好看。
☆ 7、Fancl——1980年出生
在1980年誕生的時候,Fancl品牌就將“無添加”作為主打概念。在消費者受到各種各樣信息左右的今天,這樣的概念看起來就很有市場。
但是在起初16年里,它一直都在日本本土市場不溫不火,資生堂、高絲等大牌的重壓之下,Fancl很難有發展壯大的余地。于是在1996年,Fancl殺進了香港,并在香港市場迅速躥紅。然后,在1998年底,Fancl的母公司就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了……
2004年,也就是Fancl的第二個本命年,Fancl又發生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殺入中國內地市場,在上海淮海路百盛廣場開設了第一個專柜,隨后一通百通,迅速向全國大城市擴張,銷售記錄連連被破。
Fancl確實挺火的,從2014年4月1日到2015年3月31日,它一年賣了776.32億日元,按2015年3月的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約40億元。在2014年,據北京中怡康時代的數據顯示,Fancl甚至躋身百貨渠道年度Top10品牌之列。
不過從2011年來,Fancl集團的銷售額是一直都在下跌的。其子品牌艾天然甚至在中國僅僅干了2年,就于2013年悄然退市。現在市面上宣傳不添加香精、防腐劑等成分的產品越來越多,激烈的競爭或許是其下滑的主要原因。
而走到本命年的Fancl是不是會咸魚翻身呢?在2015財年財報中,FANCL集團現任社長提出要在5年內實現銷售額翻倍。理想是要有的,還是先穿雙紅襪子吧。
☆8、萬邦國際——1992年
創始于1992年的萬邦國際,是潮汕出身的日化企業。這家企業是中國最早一批做彩妝的企業,資料顯示,中國第一支國產口紅就是萬邦集團生產的。
萬邦集團旗下已擁有蘭瑟、悠姿、麗時、雅邦等多個品牌和生產基地。其中,2006年問世的蘭瑟是萬邦國際的主力品牌。從2007年到2014年,蘭瑟保持著高速的發展態勢。
僅僅用了7年的時間,蘭瑟就已經成為中國排名前30的本土品牌(援引《2015中國化妝品品牌50強》)及排名前3的本土彩妝品牌。小編了解到,2013年蘭瑟品牌實現了8億多元的零售額。
去年,蘭瑟開辦了第一屆BA大賽,并在今年1月10日舉辦了蘭瑟《LANSUR·你身邊的色彩大師》2015第一季·總決賽,在時尚性方面展現了一個彩妝品牌的應有追求。今年是蘭瑟的10周年,萬邦國際創始人周昭陽說,蘭瑟的下一個十年會創造更大的輝煌。
而同樣在去年,蘭瑟暫停了在終端網點的所有促銷活動,并嘗試新媒體推廣方式。在廣大本土品牌深陷價格戰泥潭之際,率先謀求改變的蘭瑟是否能在新型營銷模式上找到突破口?2016年這一雅蘭國際的本命年,或許就是關鍵的一年。
☆ 9、羽西——1992年出生
1992年,本在傳媒業的靳羽西用自己的名字創立了羽西品牌。僅僅用了6年時間,羽西就在國內實現了3億元的年銷售額,在中國市場供不應求。
1996年,法國香水巨頭科蒂集團收購羽西品牌,以謀求進入中國市場。但是隨著大量外資品牌的涌入,中高端定位的羽西逐步走入低谷,被收購以后,羽西走到了被科蒂拋棄的境地。
但在2014年,也就是羽西的第一個本命年,這個品牌又發生了一件大事——歐萊雅集團從科蒂集團手中收購羽西品牌。
不過,雖然2003羽西在中國的銷售額就達到了3800萬歐元(按當時匯率約合4億多元人民幣),擁有超過800家網點,同年歐萊雅在中國的銷售額也才15億元左右。但實際上,收購后的數年里,羽西的年銷售額一直在4億元左右徘徊不前,網點數量甚至在2008年降到了600個的低谷。
2006年初,羽西從歐萊雅集團大眾化妝品部轉向高檔化妝品部,重新確定了自己的定位;在2011年,羽西又開始了新一輪大刀闊斧的改革,最終確定了“高科技萃取中藥成分”的賣點;是年,羽西還設立了天貓旗艦店。
歐萊雅集團2015財年整體取得了12.1%的銷售額增長率,年銷售額達252.57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34億元)。其中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亞太市場增長率達19.7%,多個品牌在中國取得“極大增長”。
但是羽西在中國市場重新定位并提價以后,銷售網點卻并沒有取得可觀的增長,其線上業務我們也難知端倪。雖然臨近新年時,羽西王牌靈芝水還突出了中國新年生肖主題元素,本命年里羽西過得會咋樣呢?這個問題小編還真是猜不透。
☆10、露華濃——1932年出生
露華濃也是一個“屬猴”的品牌,這個美國品牌誕生于1932年,迄今已84歲。在中國還沒有改革開放的時候,露華濃就進入了中國市場,成為第一個進入中國的外資彩妝品牌。
雖然在中國市場是個老油條,但因為其本土化之路走得著實乏善可陳,定位模糊,渠道混亂,中國市場也沒有代理,自身的營銷團隊也不夠給力,廣告宣傳力度也太小,還經常缺貨。2013年,露華濃最終慘淡退出中國市場。
不過退出中國市場之后,露華濃2014年在美國本土市場獲得了大幅增長,同比增幅達22.7%。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的退出雖然給露華濃國際市場銷售額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日本、委內瑞拉等地區的高速增長已經完全彌補了中國市場缺失的那一塊,露華濃國際市場銷售額在2014年增長達到38.9%。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2014財年,露華濃全球銷售額達到19.41億美元(約合12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
不過稍微反彈之后,露華濃又走入了下滑的境地,截至2015年9月31日的2015財年前三季度,露華濃全球銷售額為13.92億美元(約合90.67億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4.4億美元(約合93.8億元)。雖然財報聲稱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增長了6.8%,也就是740萬美元(約合4820萬元),但是小編還是從中看出了失落。
總體來說,露華濃曾對2015年做了一些預期,當然是好的預期。但財報聲稱,最終結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并沒有達到預期。那么2016年,這些因素會不會繼續影響露華濃的大局呢?財報沒有明說,小編建議露華濃也去買條紅腰帶吧。
找來這10個過本命年的化妝品企業/品牌之后,小編心里咯噔了一下:不對啊,以上這么多國際品牌,又不過中國的生肖年,你怎么知道別人愿意“屬猴”?但轉念一想,不管小編信不信星座,總會有人說作為金牛座的小編是完美的女紙吧?邏輯上是說得通的。
在混合攪拌技術的發展及乳化機器的出現,實現批量生產,高品質的生產,大大促進了這些品牌的發展!尤其是在中國的江蘇一帶,以意凱為代表的乳化機器生產廠家,化妝品設備的技術發展為化妝品生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